一、什么是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
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是指反洗钱义务主体(如金融机构等)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通过来源可靠、独立的证明材料、数据或者信息,识别、核实和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同时了解客户的职业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和用途等。客户尽职调查包括客户接纳政策、客户身份识别、对高风险账户的持续监控、风险管理等。
二、开展反洗钱尽职调查的依据
在我国,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的制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等。
三、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的作用
客户尽职调查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掌握客户真实身份、重现客户交易全过程、发现和监测分析可疑交易,以及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洗钱案件的重要依据。只有真正了解客户,才能准确判断其资金来源或用途是否可疑,保护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被犯罪分子利用。
客户尽职调查、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是反洗钱的三项核心义务,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是保证以上三项核心义务履行的重要保障。客户尽职调查为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只有全面掌握客户的信息才可有效开展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只要客户尽职调查工作到位、客户基本信息收集齐全,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要求就非常容易做到。而金融机构内控建设是反洗钱义务履行的保障机制。所以,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客户尽职调查,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反洗钱工作的成效。
四、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做什么
(一)通过来源可靠、独立的证明材料、数据或者信息核实客户身份;
(二)登记如下客户尽职调查必要基本信息
1、自然人客户: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2、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法人:包括客户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受益所有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
(三)了解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和交易目的、性质,并根据风险状况获取相关信息;
(四)对于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较高的情形,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并根据风险状况采取强化的尽职调查措施;
(五)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对客户采取持续的尽职调查措施,审查客户状况及其交易情况,以确认为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和交易符合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背景、业务需求、风险状况以及对其资金来源和用途等方面的要求;
(六)对于客户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识别并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的受益所有人。
五、点滴从我做起,助力我国客户尽职调查制度的实施
(一)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
要选择合法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远离地下钱庄、非法外汇交易平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警惕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幌子的非法机构、"跑分平台"及各种暗藏洗钱陷阱的App。
(二)主动配合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1)开办业务时,请主动提供身份证明文件。
(2)按照要求如实填报自然人、企业及受益所有人的基本信息。
(3)配合金融机构通过现场核查身份证件的真实性或以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确认身份信息。
(4)如实回答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合理询问。
(5)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持续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6)办理大额现金存取业务时,主动出示身份证件。
(7)替他人办理业务时,请出示办理人和代办人的身份证件。
(8)身份证件到期更换后,请及时通知金融机构更新信息。
(9)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件、账户、银行卡、密码、U盾和交易信息。
(三)做到“十个不要”
(1)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开立账户。
(2)不要随意暴露个人身份和账户信息。
(3)不要开立匿名、假名账户和冒用他人的身份开立账户。
(4)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账户、银行卡和微信、支付宝账户及收付款二维码。
(5)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和转账。
(6)不要利用信用卡套现。
(7)不要规避监管故意拆分和进行“伪现金”交易。
(8)不要贪图便宜通过账户收取不义之财。
(9)不要参与非法集资。
(10)不要参与非法传销。